清风暗香扑面来

        读书是一种享受,读一本好书,就像吃一顿佳肴,美味让你食欲大开,从心里感到舒服。读好书能让你回味无穷,精神上的快乐,能让你享受一辈子。      我的同学王志全是赤城县摄影家协会的付秘书长,他去宣化搞摄影展览,恰逢刘玉瑞先生发布新书《羽翼下的苍茫》。同学给我跟刘先生要了一本,刘先生非常爽快地给了书,并且在扉页上题写了“王志海先生雅正”。这令我十分感动。       咋一看书名,有点迷惑不解,翻开书,看了几首诗,便有点喜欢了。也理解了《羽翼下的苍茫》的内涵。       想象中的苍鹰傲翔在蓝天,羽翼下有着诗人的眼睛,有着诗人的灵魂,随着苍鹰的飞翔,诗人在看山、看水、看家乡、看世界。真是“苍茫四海阔,灵犀通八荒”。      书里面大约收录了四百多首诗,内容十分丰富多彩。有江南水韵,有北国之春。有高原风情,滚滚黄河,有莽莽林海,涛声依旧。      这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诗歌,读起来令人心醉。如《敦煌月牙泉》他写道:“一轮弯月,跌落在波峰浪谷的沙海里,宛如一枚,月的玉雕,镶嵌在金山上。一个“跌”字,是点睛之笔,让月牙泉有了生命力。      ”还有《青海湖》:“一片海,悬在高原上,收拢了蓝天,收拢了白云,收拢了逶迤的青山,收拢了青山下的油菜花。”一个“悬” 字,用的绝妙,用的好,把高原的地势一下就描绘出来了,简洁、干练,一字点睛,神来之笔。真是妙语连珠,佳句连连。     诗人视察开阔,洞察力惊人,每一个地方在他的眼睛里都有诗,兰州的白塔寺,这个地方我也去过,平淡无奇,景色疏落。而在刘先生的眼里,他写出了“白塔寺有三件宝,象皮鼓不能敲了、青铜钟不能撞了、唯有紫荆花每年都自由地开花”述说了白塔寺古老沧桑的历史。述说了兰州的年轻。       刘先生走一路,写一路,从他的诗里能看出他丰富的想象力,如在雪域高原的行旅中,他写出了《追逐太阳》,“一群后羿的后裔,乘着巨龙,沿着天路,飞奔在世界屋脊上追逐太阳。山峦、森林、田野、河流……闪电般的过去了,太阳被追的筋疲力尽,躲进山下去了。”他给青藏铁路赋予了生命,赋予活力。把天路和中国传统的神话传说,完美地结合起来了。       他所到之处,大自然给了他无尽的诗的源泉,智慧的大脑给了他超级的灵感,祖国美丽山河,给了他各种各样的取之不竭的素材。      他的灵魂和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。真是:“有山皆是诗,流水映竹枝,笔尖随意走,心灵酿新词”。春夏秋冬,风花雪月皆是诗。     在诗人的眼里,山有灵魂,水有灵魂,一草一木皆有灵性。在《可怜的松树》里写到:“是祖居黄山,还是祖居泰山,即使有过遥远的迁徙,也应该挺立在山坡上,把根深深地扎进大地,……你怎能够在木头框子里,成为一件虚伪的摆设,当然所有这一切并不在于你自己,因为我走过你的时候,听到了你忿然的心跳”。一件挂在墙上的艺术品,被赋予了生命,有了灵魂,有了思想。这就是诗人对自然界的认知,对艺术的认知又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      他在《井冈青松》里又写到:“大雪压过,烈火烧过,利刀砍过,炮火轰过,枝断了,干还在,干倒了,根还在,根刨了,种还在。井冈山是培育青松的山,井冈的地,是生长青松的地。”      两棵松树,两种不同的境遇,不同的性格。       画框里《可怜的松》是夸张的艺术品。用的是心理描写。      井冈山的松是自然的产物。也是中国革命的像征,它像征着红军战士打不垮,杀不完的战斗精神。革命的种子已深深地扎根在这片红色的泥土中。      《井冈青松》用暗喻的修辞手法来写。用一连串的动词来形容烘托井冈青松的顽强生命力。足见作者写作技巧娴熟,功力雄厚。      《羽翼下的苍茫》一书,除了写山写水,还有异域风情、乡情乡愁、花鸟虫鱼、春夏秋冬都是诗,真是有景就有诗,而且诗意贴切,形象生动。诗人用各种手法,让他写的景、物都充满了活力。       例如《秋风》诗,“秋风是一支笔,抹一片黄,涂几团红。抹一片蓝,涂几团白。这秋日的天地就成了一幅画”。      廖廖几笔,短短几句。一抹一涂就把秋天勾勒个姹紫嫣红,层林尽染,秋光秋韵瞬间而现。       还有《乡愁》里面写道:“高大的老槐树,低矮的土草房,是谁搭手遥相望,分明俺的爹和娘。一声声呼喊急,惊醒时两行泪,家乡早已洋楼起,为何还梦旧模样”。      用洋楼铺垫,把乡愁凝结在土草房里。因为那里有根,那里有梦,那土草房曾经是几代人灵魂守护的地方。     《乡愁》情感真切,语言表达却朴实无华。     《山谷中回荡的青春》中《灰窑子》诗,把我们这一代人,又带回到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。      那里曾经是赤城县五七中学师生参加劳动锻炼的地方。       诗人这样写到:“是的,那个年月豆蔻年华的青春就是这样,酸甜苦辣,五味杂陈。像变幻的云缭绕在山间,像变奏的歌回荡在峡谷,当它们飘落在山谷间的田野,就被白河水淤积的泥土,一层又一层地掩埋在岁月的深处。直到酿成今天那一杯又一杯燃烧在胸堂的酒。”      这些诗句是生活和岁月的积淀。      是用热爱家乡那颗心编织而成的,      是用朴素的感情凝炼而成的。      是用热血沸腾的青春和汗水书写而成的。     每一句诗都包含着对故乡深深地爱。      刘先生的诗,语言朴素,表达简洁,诗和自然形成一体,是静态的美和心灵感应的巧妙结合。       《羽翼下的苍茫》里面有四百多首诗,每一首诗 ,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,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。     读刘先生的诗,能看出他的文学功底雄厚,知识面宽广,洞察力惊人。所有的事物和生活在他的眼睛里都能写成诗。这就是他理解生活,欣赏生活的独特所在。      我读此书受益匪浅,冒昧地谈一点感受,因为我知识浅薄,阅历有限。有不妥之处还希望刘先生海涵,见谅。 作者:王志海,河北赤城县人。
本文由(梦幻文章网www.juzisw.cn)转载发布。